诺丁汉孔院成功举办汉语角系列活动之五——中国的人情社会

发布者:万强发布时间:2019-12-18浏览次数:221

当地时间125日(周四)晚18:30诺丁汉孔院在诺丁汉大学思源中心成功举办了本学期最后一期汉语角。本学期的汉语角系列活动在探讨了中国的爱情与婚姻、中国城市的光与影、中国的生与死以及中国的教育之后,本期主题围绕中国的人情社会展开。

活动伊始,主持人先对中国的“人情”给出定义和描述,再从《礼记》中的礼尚往来的定义“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推及西方对于“人情往来”的研究,如马歇尔·莫斯提出的礼物交换理论。

本次汉语角尝试从传统中国的农业文明生活方式、儒家伦理文化及封建人治等方面探究中国“人情”文化的形成。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生活方式让中国人形成了安土重迁的观念,相应地也造就了中国的熟人社会;而儒家对人之常情的伦理提升使得家庭范围内的人情具有了向整个社会泛化的可能;封建人治的模式也为中国人情传统的形成提供了可操作的现实运作空间。

本次活动中,大家讨论了人情往来的合理性:人情往来构筑了稳固的亲情伦理关系;培育了温情脉脉式的社会关系;也维护了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同时也批判了人情往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造成“人情”的异化、内耗严重;形成了“有人照顾办事方便,无人通融寸步难行”的情况;影响社会公平、滋生腐败等。

在观看了关于湖北恩施贫困县“整酒”风气的新闻报道及圆桌派中对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讨论后,到场参与本次汉语角的中外伙伴们也就“如何看待由政府出面整治“整酒”风气;中国式人情往来究竟让社会变得更温暖、更有人情味了,还是更冷漠了;如何看待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等问题积极展开自由讨论。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们仍在积极讨论,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而本次“中国的人情社会”也为诺丁汉孔院本学期汉语角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让我们期待诺丁汉孔院在下学期继续举办更多有内容有层次的活动,为当地学生、居民打开认识当代中国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