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组织古琴、昆曲工作坊进中学

发布者:龚璇发布时间:2023-07-04浏览次数:10

621-22日,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继五周年庆典之后,组织北大艺术学院昆曲研究中心的专家老师走入当地雅典娜中学(Lycée Athénée de Luxembourg)、艾默生中学(Lycée Ermesinde),举行古琴、昆曲工作坊,为当地学习汉语的中学生带去沉浸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两所中学近200名中学生参加了该工作坊,雅典娜中学校长也前来观赏演奏,反响尤其热烈。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至今已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关于古琴的起源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它们都传达出中国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理想。昆曲也有将近600年的历史,是中国的第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518日,联合教科文组织首次尝试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一共通过了19项,中国的昆曲就被列入其中,成为第一项世界非遗。两年后,古琴也进入到世界非遗行列。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海外拓展办公室副主任任燕飞老师表示:古琴和昆曲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在方方面面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文化理念。我们以这两种艺术为媒,希望在卢森堡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祝福两国友谊常青。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昆曲研究中心的陈均教授讲解了古琴与昆曲的历史,并介绍了带来的曲目与唱段。他指出:对于中国文化,古琴和昆曲就像两个方向相反的三角形,古琴是正三角形,从远古走过漫长的岁月,渗透到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而昆曲则是倒三角形,它以音乐和表演的形式将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综合起来,成为了一种高浓度的艺术形式。

 


工作坊现场,北大艺术学院昆曲研究中心的助理李阳、硕士研究生程思煜与任燕飞老师一起,为中学生们带来了《酒狂》《流水》《寒夜》《天净沙·秋思》等古琴曲目及《牡丹亭》的经典唱段,空灵悠扬的琴声与婉转迷人的唱腔非常新奇,现场掌声不断。演出后的交流环节气氛也十分活跃,激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纷纷举手提问,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包括角色服装、鞋子以及通习所需的时间等等。在随后的体验环节,学生们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举手上台体验古琴与昆曲身段。程思煜为学生们讲解了生旦净末丑及花脸的区别,并现场教学了兰花指、兰花掌等身段;李阳现场简单教学了古琴三音,以及练习了《北京欢迎你》《茉莉花》等曲子。通过面对面的表演、讲解和手把手的示范、体验中,更多卢森堡青少年有机会走近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文化无域,不以山海为远;昆曲古琴,鸣鹤雅韵为约。民族的即是世界的,通过这样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让远在卢森堡的学子们有机会体验并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也为当地汉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也将继续深耕中国文化海外推广,为中国与世界的联结搭建更多的桥梁,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