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 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于 9月8日至11日在贝尔瓦尔校区成功举办了为期四天的“中国文化工作坊”。活动旨在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让卢森堡大学的学生和当地居民在轻松、互动的氛围中深入体验中国传统艺术与习俗。活动每天一个独特的文化主题,从工艺艺术、武术、书法到太极,带领参与者走进中国文化的多样世界。9月8日(周一):漆扇首日活动以漆扇为主题,参与者了解了漆扇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随后,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亲手尝试制作,完成了一把独特的漆扇,感受中国工艺的匠心之美。9月9日(周二):武术第二天的主题是武术。特别邀请了曾参加孔院新春活动的星武术学校校长 Aurélien Meyer 授课。他带领参与者了解武术的起源与基本动作,指导大家练习拳术与身法。在互动中,大家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感受到了武术所蕴含的文化精神。9月10日(周三):书法第三天活动聚焦于中国书法。孙老师首先讲解了两部经典碑帖——《峄山碑》和《三坟记》,带领学生们理解其中的艺术特色与笔法精神。随后,她与学生们进行简短的交流和对话,并指导他们执笔练习。参与者在毛笔书写中体会到书法的力量与宁静,最后每人完成了一
  • 2025年9月8日,正值爱丁堡大学迎新周之际,苏格兰孔子学院参加了由爱丁堡大学学生会主办的迎新活动,开展中文体验活动。本次中文体验活动设置了三个环节:基础中文教学、抽签识字游戏、明信片写汉字。在基础中文教学环节,老师们带领学生朗读中文日常用语并耐心为学生纠正发音。学生基本掌握了“你好” “很高兴认识你” “谢谢” “再见” “我叫……”等基础表达,初步了解了汉语拼音、声调等知识。在这个环节中,抑扬顿挫的中文发音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中文体验活动。在抽签识字游戏环节,老师们准备了写有“财”“福”“乐”“喜”“康”“逢考必过”等字样的木签。学生抽出木签后,跟随老师朗读并了解每个汉字的意义。这个游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了抽签这一民间习俗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增长了汉语知识。最后,老师们示范了每个汉字的笔顺,学生们跟随老师将自己所抽取的祝福语写在明信片上,并辅以中国元素的装饰。虽然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写汉字,但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明信片上描绘出了自己对这些祝福语的理解。此次中文体验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不仅是一次语
  • 新西兰当地时间2025年8月22日,奥克兰孔子学院隆重举行“中教集团书架”签约暨揭幕仪式。来自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以下简称“中教集团”)、奥克兰大学出版社及新西兰教育文化界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教集团书架”在新西兰的正式落地。仪式上,奥克兰孔子学院与中教集团代表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随后,中教集团向孔院捐赠了300本涵盖中国语言、历史、文化、社会与经济等领域的优质图书与教学资源。这些书籍将以书为媒,为新西兰的青少年与公众提供更加系统的中文学习机会与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陈世杰在致辞中指出,“中教集团书架”的设立将进一步丰富孔子学院的教学资源,助力中新人文交流,增进新西兰社会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中教集团董事长冯云生介绍说,“中教集团书架”此前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新西兰是全球第十家。他期待该项目能够为本地师生和读者带来更直观的中华文明体验和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奥克兰孔子学院院长周学麟表示,“中教集团书架”的设立,将为孔院的教学与科研提供有力支持,不仅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更是中新教育合作的见证。奥克兰孔子学院理事会成员康浩教授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
  • 新西兰当地时间2025年8月20日,奥克兰孔子学院在奥克兰大学成功举办文化月系列活动的第一场——“麻将体验”。本次活动面向公众开放,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和奥克兰大学员工的参与。活动伊始,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杨舒媛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麻将的起源、基本规则与文化内涵。复旦大学公派教师王宇,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张宇、唐代林和金之爱则带领参与者进行分组实操,帮助新手快速掌握麻将技巧。在轻松的教学和互动过程中,现场笑声不断,许多中文学习者还积极尝试用中文交流,进一步拉近了彼此之间的文化距离。活动结束时,大家仍意犹未尽,不少参与者围着麻将桌久久不愿离开,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文化体验活动。此次“麻将体验”是奥克兰孔子学院本年度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首场。该系列活动将在接下来的每个周三持续举行,为广大中华文化爱好者带来一系列沉浸式的中华文化体验。
  • 7月27日至8月9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资助、复旦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承办的2025年汉堡孔子学院“汉语桥”夏令营顺利举行。来自德国汉堡孔子学院的师生们在上海与西安两地开展了为期14天的语言文化探索之旅,通过沉浸式汉语学习、多元文化体验和双城深度考察,亲身感受中国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主题汉语课程:记录中国之行的点滴感悟夏令营期间,复旦大学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主题汉语课程。汉语教师围绕中国的所见所闻,结合参访行程设计实用教学内容,从城市地标、美食文化到日常交际用语,帮助学生们在真实场景中学以致用。课堂上,学生们以照片和视频、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为素材,用中文分享见闻和心得,最终完成个性化的自我成长。学生感慨于课程让他们学会如何用中文记录旅程,更让学生爱上用汉语表达、自信用中文开口。多元文化体验:感受中华传统魅力为让学生们全方位感知中国文化,复旦孔子学院办公室在夏令营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课程:太极课上,师生们在台风的影响下依然在酒店学习了刚柔并济的招式,体会东方哲学内涵;国画与书法课中,学生们提笔挥毫,完成“福”字书写和竹子、熊猫绘制,感受水墨艺术的意境;舞龙舞狮课热闹非凡,团
  • 2025年7月末,汉堡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儿童周”活动。本次活动以“体验式学习中文,多元化感知文化”为主旨,为本地儿童打造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化之旅。来自汉堡各地的孩子在暑假中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领略中华文化的多彩。活动期间,孩子们每天以充满活力的体操课开启新的一天,随后进入有趣的中文学习。在老师们寓教于乐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儿歌、游戏、绘本等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累词汇、练习口语,逐步建立起对汉语的兴趣和语感。与此同时,课程还穿插了丰富的文化体验项目,包括传统手工、国画、中华武术、古筝启蒙、京剧脸谱绘制等,让孩子们在弹弹唱唱、剪剪贴贴中进入了中国韵味悠长的文化世界。课间游戏环节同样精彩纷呈:沙包、毽子、投壶等传统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趣味与智慧。除了每日课程,午餐和点心时间也成为文化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一边学习相关词汇,一边品尝米粉、炒饭、包子、饺子等经典中华美食,甚至还亲手参与了包饺子的实践活动,在制作和品尝中建立了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在学习京剧脸谱的课程中,孩子们不仅动手绘制脸谱,还实地走访了汉堡民族学博物馆

复旦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Confucius Institutes Co-establisbed by Fud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