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3日下午5点,海德堡大学教授瓦格纳(Rudolf G. Wagner)和波士顿大学教授叶凯蒂(CatherineVance Yeh)应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的邀请,在爱丁堡大学教学楼做了“汉学名家讲座系列”的系列讲座,两位教授的讲座题目分别为《现代中国难题的国际背景:怀疑还是相信古代记载》(The Global Context of a Modern Chinese Quandary: Doubting or Trusting the Records of Antiquity)和《国际舞蹈进入京剧:梅兰芳和他的<天女散花>》(World Dance Comes to Peking Opera: Mei Lanfang and his The Goddess Spreads Flowers (1917))。
瓦格纳教授以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出的“疑古”主张以及在《自序》中自称开创了古史辩派为研究案例,批判了顾颉刚所自诩的“科学”性中包含的反科学立场,指出在当代考古发现面前,顾颉刚对中国传统典籍的历史真实性的否定已经不攻自破。不过瓦格纳教授讲座的重点,是指出顾颉刚等人的疑古思想其实受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的“尧舜禹抹杀论”的影响,而日本学者对神话的历史性的否定又来自十八和十九世纪西方神话学研究中出现的“基督抹杀论”。瓦格纳教授由此批评了顾颉刚所自诩的独创性,以及中国古代史学者对西方研究成果的陌生。
图一:瓦格纳教授做讲座
叶凯蒂教授则基于自己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分析了京剧如何在20世纪初期面临现代美学之际,如何最终不但融入现代美学,而且在 30年代战胜之前被当作现代戏剧典范的话剧,成为中国戏剧传统的代表。叶凯蒂教授把梅兰芳作为研究的个案,通过耐心搜索和敏锐发现大量被忽略的资料,从美国摄影师拍摄的梅兰芳戏剧手势图册,发现梅兰芳和齐如山在传统的京剧中加入了大量的舞蹈动作,进行了“京戏美化”的革新。而舞蹈在当时正被作为“美育”的内容从西方引进,梅兰芳在京剧中加入的舞蹈动作同样受到当时国际知名舞蹈演员露伊丝·福勒的影响。由于福勒的舞蹈与中国古代壁画和雕塑中飞天的舞蹈动作相似,尤其被梅兰芳用于《天女散花》之中。正是梅兰芳等为京剧新添的舞蹈动作同时包含现代美学和古代传统,使得作为跨文化交流成果的现代京剧成为当代中国传统戏剧的代表。
图二:叶凯蒂教授做讲座
图三:叶凯蒂教授与听众交流
两场讲座详实的资料和极具启发性的思考,让听众在整整3个小时里始终兴致盎然,踊跃提问,加深了听众对中国文化在转型时期所经历的文化交流的理解。
图四:听众
供稿戴从容
供图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