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27日,由汉堡市政厅主办的两年一度的“中国时代”活动在汉堡市闪亮登场。今年的“中国时代”围绕“气候”主题,举办了“中欧气候专题研讨会”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本次“中国时代”活动中,汉堡孔子学院除了举办“气候”主题影展之外,还作为协办方与其他合作伙伴一起邀请民众来汉堡豫园共度“中国时代周末”。
“中国时代周末”活动分两天举行,在汉堡市政府办公厅主任Corinna Nienstedt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周六,汉堡孔院在汉堡豫园举办了中德歌会,还提供了剪纸、书法、象棋围棋等文化体验项目。中德歌会上女高音歌唱家Anna Herbst、男低音歌唱家杨志毅和钢琴演奏家Matthias Veit以莲花和菩提树两种象征着中德两国的植物为主题演绎了多首曲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豫园茶楼一楼的书法小站中,曹丽君女士和Peter Unbehauen先生分别为来宾展示了中西书法艺术。中式书法通过柔软的笔尖表现笔走龙蛇,西式书法通过坚硬的笔尖让文字在纸上轻盈地舞动,两种书法形异意通,真是一种有趣的对比和体验。
一旁的剪纸小站中,孔院工作人员准备了十二生肖剪纸。当小观众看到随着剪刀的开开合合,一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就出现在手中时,都觉得神奇不已,也忍不住自己动手试一试。令人惊喜的是,神奇的中国剪纸艺术不仅吸引了小朋友,众多的德国大朋友也加入了其中。一时间,剪纸小站好不热闹。
穿过书法和剪纸小站,就到了益智游戏摊位。在这里,围棋老师Uwe Frishmut和象棋老师Jürgen Woscidlo正在讲解围棋和象棋的对弈规则。对弈不能只是纸上功夫,不亲身实践怎么能学习和提高?来宾们在老师的组织和指点下两两组局厮杀开来。凝眉、举手、落子——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这是智慧的比拼,也是君子的游戏。希望他们棋场上是对手,生活中能成为棋友。
文化体验活动的最后,所有现场来宾都可以参与和当日活动内容相关的趣味问答,问答的奖品由汉堡豫园和孔子学院共同提供。精美而实用的奖品吸引了大家的参与。孔院期待着一等奖的幸运儿明年来参加孔院的语言课程。
随着活动的进行,天色渐暗,灯光亮起。光影中,室外的亭台楼阁风姿绰约、室内的墨香棋局交相辉映。如果对这样物我交融的多维度中国文化的沉浸式体验还没有尽兴,没有关系,第二天的活动已经在等着大家了。
翌日,即“中国时代”活动的最后一天,举办了中德“气候”对话活动,该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中德嘉宾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蒋平副研究员和汉堡参议院气候咨询委员会成员、汉堡城市大学Jörg Knieling教授。两位学者分别介绍了中德两地尤其是上海和汉堡姊妹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和措施并就观众关切的话题进行了交流。
随后,孔子学院举行了“气候”主题摄影比赛闭幕式及颁奖活动。活动由策展人Daniel Eden de Witt主持,四位评委分别对获奖作品进行了点评和解读。
来自奥地利年轻摄影师Laura Roth的《Great Expections远大前程》同时征服了评委和观众,不仅获得了一等奖也获得了观众最喜爱作品奖。摄影师本人这样描述这幅作品:“这张照片拍摄于2022年的兰萨罗特火山岛。在通往一个旅游景点的公路上,车队看起来像通往未来的移民。在气候危机中,岛屿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当个人欲望聚集起来成为大众欲望,会给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汉堡大学汉学系教师倪少峰评委在对作品解读时说:“这幅作品引人深思:人们经过荒漠开往海岛,这究竟是奔向美好的现在还是凄凉的未来?”
《今日无雨》的一组照片斩获了二等奖。这个作品描写了在未来极端气候中,人们只能凭借动物标本认识以前的世界。摄影师Denise Ogan出席了颁奖典礼,现场得到了孔院颁发的证书和奖品。
第三名的作品《森林之死》展示了一团迷雾中一个濒临灭亡的森林。摄影师Fritz Eichmann发来视频表示感谢和问候。
颁奖仪式上,孔院年轻的中德乐队也登台表演,为现场助兴。
除了汉堡孔院,汉堡的华人社团、开展中文教育的中小学校也在“中国时代周末”奉上了精彩的节目,提供了实用的信息。最后,新任中国驻汉堡总领馆从武总领事发表结束词,宣布2022“中国时代”活动完满结束。
再见,2022“汉堡中国时代”!2024,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