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英国“中文培优”项目来华夏令营圆满落幕

发布者:龚璇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10



713日下午,复旦大学承办的2025年英国“中文培优”项目来华夏令营闭幕式在叶耀珍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来自英国5所中学的112名师生圆满完成了为期11天的中国语言文化探索之旅。这段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旅程,不仅让英国学子收获了汉语技能,更在中英青年心间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闭幕式上,师生们共同观看了夏令营纪念视频,回顾了这段旅程中的精彩瞬间。从汉语课堂到文化体验,从城市探索到校园交流,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

丰富多彩的夏令营生活

在过去的11天里,学生们不仅参与了实用的汉语课程,还沉浸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他们挥毫泼墨,感受书法与国画的魅力;动手制作漆扇和皮影,体验非遗文化的精髓;学习太极和舞龙舞狮,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刚柔并济与蓬勃活力。此外,他们还走进厨房,亲手烹饪中华美食,品味地道的中国味道。

学生们还参访了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与中国同龄人互动交流。通过陶艺、剪纸、武术和AI艺术等课程,中英学生共同创作、互相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城市探索与文化体验

从外滩的万国建筑到朱家角古镇的小桥流水,从豫园的古典园林到东方明珠的现代风貌,学生们全方位感受了上海的历史底蕴与都市活力。夜游黄浦江、漫步田子坊、参观上海动物园等行程,更让他们近距离体验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师生们为上海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所折服。

闭幕式精彩感动瞬间

紧接着迎来闭幕致辞与发言的环节,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通过视频致辞,高度肯定了本次夏令营的成果,并鼓励学生们继续学习中文,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使者。

复旦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胡文华教授向全体英国师生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与祝福,高度赞扬了学生们在短短十天内的巨大进步。她回顾了学生们从课堂学习到实地交流的每一个成长瞬间,细数这段时间中学生们所体验的课程,将短暂的瞬间凝练成真诚的交流。在发言的最后,胡老师鼓励学生们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赞美学生惊人的学习热情与适应能力,并期待他们未来再次来到中国、上海和复旦。

英国“中文培优”项目经理Matt Schofield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汉语教育项目负责人,他见证了该项目自2016年启动以来的发展历程。他特别感谢复旦大学精心设计的语言课程和文化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中文。他指出,这次中国之行是对学生们三年来刻苦学习中文的最好奖励,希望这段经历能激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汉语。

来自Finham Park School的教师代表Jessica Mansell分享了带队感受。她表示,这次中国之行对许多学生而言不仅是首次访华,更是人生第一次出国经历。她高度赞赏复旦大学提供的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提升中文水平,同时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她特别提到,学生们都表示希望延长在华时间,充分展现了他们对这次学习体验的喜爱。

学生代表Eden JonesKy'Olla Maramba用中英双语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心得,讲述自己在复旦几天的感触与点点滴滴,表达了对这段难忘经历的珍视。

展望未来

胡文华教授与Matt Schofield先生为所有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和纪念品,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中文的热爱,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桥梁。而后胡文华教授为中方教师送上礼物,感谢教师与志愿者在这段时间中的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未来,复旦大学将继续深化与英国“中文培优”项目的合作,推动更多青年学子参与跨文化交流,为中英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才艺展示与美好祝愿

随后在闭幕式的文艺演出环节,各校学生纷纷登台展示才艺。精彩的才艺展示耀眼夺目,有学生的传统舞蹈、单人独奏、舞龙舞狮与毽子表演、甚至全校学生精心准备的全体合唱。中方的教师与志愿者也献上一曲《送别》,在学生们的欢呼与感动中,本次夏令营画上温馨圆满的句点。

这场中英文化交汇的夏令营就此落幕,学生带回家的不仅是结业证书,更是一颗颗对中国充满向往的心。相信两国的教育合作、文化交流也会随着学生们的切身感受,迈向更深远的未来。

最后,衷心感谢所有授课教师、学生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正是他们的努力让本次夏令营圆满成功!

期待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