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诗赏月,共庆中秋 :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举行中秋诗会活动

发布者:龚璇发布时间:2025-10-09浏览次数:10



2025103日,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以“诵诗庆中秋”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乐趣的中秋庆祝活动。活动围绕月亮在中西诗歌中的意象及中秋传统文化体验展开,吸引了众多爱丁堡大学师生及当地民众的参与。大家济济一堂,在诗意与茶香中共享中秋团圆之美。


    首先,来自爱丁堡大学未来学院的诗人Jennifer Williams以“西方诗歌中的月意象”为主题,以诗意的语言梳理了月亮在西方诗歌中的多重象征,从古典史诗中的“夜空灯塔”,到浪漫主义笔下的“情感载体”,再到现代诗歌中的“孤独隐喻”,她引领现场观众感受这一意象所承载的情感与距离之美。



接着,孔院的三位志愿者老师分别选取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带“月亮”的中文诗歌,带领大家共同体会中文诗歌中“月”的意境。在《诗经・月出》中,大家共同品味了诗中“月出皎兮”的古典意境与朦胧之美;在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大家感受到了月亮与“团圆”、“怀远”的中国文化关联;在卞之琳的现代诗《断章》中,大家欣赏到了该诗在月的背景下,在视点转换与结构构思上的独特妙处。


    最后在中文老师的带领下,中外来宾一起诵读中文诗歌并彼此祝福中秋快乐。参与者全神贯注,在诗句吟诵中体会着跨越文化的诗意共鸣。




    诗会之后,孔子学院还设置了多个文化体验区,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与互动交流中沉浸式地感受中秋氛围。在书法体验区,参与者们凝神静气,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一丝不苟地临摹“月”字的三种书体——古朴的金文、典雅的隶书与端正的楷书,沉浸于“月”在笔墨世界中的独特魅力之中。



在诗歌创作区,参与者兴致勃勃地创作了属于自己的“月”的诗句,并在中文老师的协助下转写为中文书法作品。这一独特的中秋礼物,让参与者欣喜不已。



在茶道体验区,孔院教师现场展示了中国茶道。从温杯、投茶到注水、分茶,参与者在茶香中品茗交流,并品尝着中秋传统点心——月饼,感受着中秋佳节喝茶品月饼的雅趣。



本次中秋庆祝活动以中西诗歌中的“月”为媒介,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沟通,拉近了苏格兰民众与中国传统节日的距离,赢来了参与者的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