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孔子学院办公室在北区食堂二楼美食烹饪体验区举办青团制作体验活动,邀请本学期在校的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硕士生、语言生及来自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语言生语伴参加。此外,办公室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综合与外国专家事务科合作,邀请外国专家共同参与活动。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是将糯米粉与艾草汁混合后,将馅料包裹其中,揉成小团蒸制而成。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每到清明,古人都通过做青团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如今,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已日益淡化,逐渐成为一道春天的时令点心,红遍大江南北。
北区食堂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豆沙和咸蛋黄肉松两种馅料以及绿色和紫色两种面团。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戴起手套,将一个个糯米团捏成型,很多同学是初次尝试,但都学得有模有样,大家互相帮助,不一会儿就做好了好几盘。
青团出炉后,大家迫不及待品尝起来,一口下去,满是春天的味道。有同学表示:“之前吃过做好的青团,但这次是第一次自己亲手制作,味道好极了!”除了传统的圆形青团,还有不少同学制作了形状各异的创意青团,现场气氛欢快热闹。
通过本次活动,奖学金生们了解了青团的由来及制作方法,体验了清明民俗,品尝了“舌尖上的春天”。未来,孔子学院办公室将继续以各类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留学生读懂中国,爱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