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夏日中国文化工作坊

发布者:龚璇发布时间:2024-07-12浏览次数:10

7月的第一周,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在贝尔瓦尔校区举办了为期五天的中国文化工作坊,这是一场展示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精彩活动。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老少人士的积极参与。每一天都有独特的主题,让参与者沉浸在中国文化的不同方面,从传统汉民族服饰到国画书法等艺术。工作坊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习俗和艺术表现形式复杂性的理解和欣赏。


周一:汉服的优雅

首日的主题是汉服。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瑰宝,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工作坊伊始,讲师简单介绍了汉服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各个朝代的不同款式的演变。精美的服饰展示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领略古人的风采。参与者们不仅能亲手触摸这些华美的服饰,还能试穿,体验身着汉服的传统礼仪,领略古典之美。随后,参与者们还亲手设计了自己喜欢的汉服,为模特装扮精美的各款式汉服。






周二:中国画的艺术

次日,主题转向了中国画,这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艺术形式。工作坊由一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带领,指导参与者掌握笔墨及调色技法。参与者们在画家带领下领略了中国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的画作之后,又学习了中国画的基本原则,如用线条、形状和质感来传达主题的本质,而非其准确的外形。最终,参与者练习创作了自己的莲花画作,这一亲身体验不仅突出了中国艺术的美学价值,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周三:漆扇的工艺

这一天的焦点转向了漆扇。讲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漆扇工艺的历史、发展以及制作流程。漆扇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融合了实用性与艺术性,以其独特的光泽和精美的图案深受人们喜爱。讲师随后展示了几把精美的漆扇,每一把都闪耀着独特的光彩,配上精心书写的“纳凉”“清欢”“顺遂”等,不禁让人顿觉暑气一扫而光。随后,参与者们亲手体验了漆扇的制作过程。他们全神贯注,每一步都力求完美,仿佛在与古老的工艺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周四:京剧头饰和龙灯

星期四的主题是京剧头饰和龙灯的色彩缤纷探索。参与者了解了京剧头饰的象征意义和复杂设计,这些头饰在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中对角色和故事讲述至关重要。参与者们积极动手,装饰自己的京剧人物头饰,各个英姿飒爽。另外,龙灯的制作也深得大家喜爱,“龙”这一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总是让人无法拒绝。这一天充满了创意和欢乐,参与者展示了他们的作品,为工作坊带来了节日气氛。






周五:书法的艺术

工作坊以中国书法艺术作为结尾。老师们从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演变开始,随后是各种书法风格的演示。参与者学习了基本笔画和构图原则,在宣纸上用传统毛笔和墨水练习他们的技巧。书法的冥想行为使参与者能够与这种古老艺术形式的文化和精神本质联系起来。每个人都精心创作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展示出了他们对书法的热爱和欣赏。





五天的夏日中国文化工作坊是一场穿越中国丰富遗产多样面的奇妙旅程。每一天都提供了独特而深入的体验,加深了参与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品鉴。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艺术传统的丰富性,还促进了社区参与感和跨文化交流。当地媒体‘Le Quotidien’对此次工作坊进行了跟踪报道。随着每年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文化工作坊的举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留下了持久的影响,激励许多人进一步探索和发现中国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