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及复旦大学共同资助、复旦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承办的2024年汉堡孔子学院“汉语桥”外国学生夏令营于7月21日至8月2日顺利举办,共有14位来自汉堡孔子学院的师生参与。这是复旦大学恢复该项目以来,汉堡孔子学院首次组织“汉语桥”来华夏令营。
丰富多样的汉语课堂
复旦大学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干货满满的汉语课程,旨在为学生们搭建起一座跨越语言障碍的桥梁。
中文教师桂琪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回顾了本次中国之行的每一站精彩行程。在听说课上,桂老师会问学生们:“你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来上海?”“你觉得这里怎么样?”“你喜欢哪个地方”等问题,通过一对一问答、对话等互动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汉语的新词语、新句子,更学会了如何准确、生动地用中文介绍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在最后一节写作课上,桂老师先是带领学生们头脑风暴,串联起这段美好时光中的点点滴滴,然后引导大家用一篇篇短文记录下本次“汉语桥”夏令营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从初到中国的懵懂好奇,到逐渐融入并开始喜爱这片土地的过程,再到与伙伴们共同学习、共同考察的欢乐时光,都一一留存在了字里行间。这些短文不仅是对夏令营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学生们汉语学习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
每节课后,孔子学院办公室都会邀请学生们参与“每日分享”视频的录制。这是一个特别的环节,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借助视频分享中国之行的感受体验和新奇发现。
精彩有趣的文化体验课
文化体验课的设置更是精彩纷呈,包括书法、国画、太极、中式烹饪、舞龙舞狮等。这些课程不仅让学生们亲手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肌理,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书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领略了书法的基本技巧和笔画之美,还自己实践写福字。。虽然笔触略显生涩,但每一个“福”字都蕴含着学生们的真挚祝福和对书法的兴趣,他们高兴地说:“最后大家都写出漂漂亮亮的福字”。
国画课以虾趣图和团扇画为主题。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在纸上勾勒出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虾儿。同时,大家还发挥创意,将灵感与国画相融合,绘制出一幅幅别具风格的团扇画,让人赞叹不已。学生反馈说:“我今天画得很开心”。
太极拳闻名海外,来到中国怎能不体验一次地道的太极课程。随着一招一式的练习,学生们不仅逐渐掌握了太极的精髓——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更体会到了太极所蕴含的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有的学生表示:“打完太极,我觉得很放松”。
学生们还亲自下厨体验中餐的煎炸烹炒,俨然个个是妙手小厨师。大家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边吃边夸奖道:“中国菜味道不错,真的很好”,并饶有兴致地分享起烹饪心得和美食体验。
舞龙舞狮课程更是让学生们兴奋不已。他们先观赏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舞龙舞狮表演,然后开始学习基本步伐和动作,并且兴致勃勃地尝试着舞动长龙和狮头,第一次亲自参与舞龙舞狮表演,给大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让他们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青春的活力激情。有的学生说:“舞狮不但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舞蹈,还有高难度的杂技动作;为了让舞龙更生动,动作和舞蹈必须配合好”。
恰逢巴黎奥运会盛事之际,学生们还在夏令营的课余时间里体验了中国的国球——乒乓。每一次挥拍与接球间不仅锻炼了体魄,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穿梭古今的城市考察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在课堂学习之外,学生们又踏上了上海与北京这两座城市的参访考察之旅。他们一路亲眼见证了古代文明的璀璨辉煌与现代发展的蓬勃生机如何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里交相辉映。
初至上海,学生便探访了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外滩,那里的每栋建筑都承载着上海百年来的发展变迁,令人叹为观止。次日,朱家角古镇的宁静与温婉为学生们带来全新体验,他们漫步石板路上,领略着江南古镇的风光与文化。豫园的古色古香与南京路的时尚活力,让学生们体会到上海传统与繁华的交融。站在金茂大厦观景台,学生们俯瞰着都市风光;陆家嘴金融区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上海的蓬勃脉动;滨江大道上的迷人景致,以及浦江夜游的灯火辉煌,都让他们兴奋不已。此外,城市规划馆、新天地、田子坊等景点的参观,使他们对上海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行程中还安排了参观上海动物园,让学生们第一次近距离观赏到大熊猫的可爱模样,留下了珍贵而有趣的回忆。
告别上海后,学生们一路北上。一到北京,首先去了天安门广场,广场的宽广壮阔以及天安门的雄伟壮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学生们来到了必打卡的故宫。宏伟壮观的宫殿建筑群令他们折服,每一步都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底蕴;同时,他们也被一件件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深深吸引,似乎能够触摸到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学生们早就学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中文,因此次日一早便兴致勃勃地开始了长城之行。虽然烈日下的攀登充满了艰辛,但大家心中也油然而生了作为“好汉”的自豪感。登上长城之巅,俯瞰蜿蜒山峦,学生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千古以来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随后他们又来到颐和园,昆明湖、万寿山的秀丽风景,佛香阁的巍峨典雅,都让大家流连忘返。在北京的最后一天,他们还去了北海公园、秀水街和老胡同,近距离地体验了北京的人间烟火和文化韵味。
学生们在上海见证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完美融合;在北京探寻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这次城市探索之旅不仅让他们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也让他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体验到一个真实、多维、美丽的中国。
依依惜别的结营仪式
7月29日,汉堡孔子学院“汉语桥”外国学生夏令营举行了欢送午宴和结营仪式,复旦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胡文华教授、孔子学院专职教师王宇、带队教师洋灵慧(Alina Kurowski)、中文教师桂琪等出席。
结营仪式上,学生们依次上台用汉语课上新学的中文词语和句子,回顾了本次夏令营的行程,并且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胡文华教授为所有学员颁发结营证书,还赠送了精美的复旦校名纪念品。
接着,大家纷纷上台展示起了自己的精彩才艺。Eva等五位同学献上了舞蹈《一剪梅》,Lena、Eva和Hannah同学根据本次中国行的真实经历,表演了一段原创的《在中国购物》,Lara同学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棍子武术,Shira等六位同学则欢快地跳起了广场舞热曲《小苹果》,最后Marten同学来了一段古文朗诵《齐物论》。结营仪式的氛围欢乐而又温馨。学生们依依惜别,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美好的回忆,结束了这次难忘的中国之旅。
十三天的中国之行,通过精心设计的汉语课程、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以及对中国历史人文景观的实地探访,不仅增进了德国学生对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理解,而且使他们沉浸式地认识中国、感受中国。相聚终有时,未来亦可期,我们期待明年能有更多的德国学生能够通过“汉语桥”夏令营项目来到中国、来到复旦,为促进中德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