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德国汉堡秋雨连绵,坐落于城市中的汉堡豫园却成了一方温暖的“文化港湾”。淅沥雨声中,五彩斑斓的树木环绕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宛如一扇通往烟雨江南的“文化之门”,吸引着当地民众冒雨赴约——由汉堡孔子学院主办的“文化星期天”活动在此温情启幕,以手工、分享、交流、游戏为纽带,让中德文化在交汇中碰撞出别样火花。

本次活动以一场充满意趣的“玉兔灯笼手工坊”拉开序幕。玉兔是中国中秋佳节的经典文化符号,承载着团圆、美好的寓意,而手工制作灯笼也是中国人庆祝传统节日的重要方式。现场,参与者们围坐一桌,相互搭手,用彩色卡纸认真完成绘制、剪裁、黏贴等过程,指尖翻飞中,一个个憨态可掬的玉兔灯笼逐渐成型。不少参与者一边制作,一边向工作人员请教“玉兔”、“幸福”、吉祥如意”的汉语发音与文化故事,当嵌入小夜灯的玉兔灯笼在渐暗的天色中亮起,暖黄灯光映着笑脸,让大家在亲手创作中读懂了中国民俗的浪漫。




手工坊结束后,“中国旅行主题分享会”接棒登场。本次分享由汉堡孔子学院与汉堡中国学联联合主办。五位分享嘉宾带来的“多元中国故事”,让现场观众听得入迷。从四川乡村的田园风光、地道川菜的热辣滋味,到北京汉语课堂的趣味互动、文化研学的独特体验;从中国医院的工作日常、专业医疗的严谨细致,到新疆的壮美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再到汉堡孔院体验中国之旅的精彩瞬间,嘉宾们用亲身经历勾勒出立体、鲜活的中国形象。台下观众倾听时点头附和,互动时踊跃举手:有人询问乡村旅行的路线规划,有人打探汉语研学项目的报名方式,满是对中国的向往与期待。




作为汉堡孔院“中国文化星期天”的保留项目,“语伴咖啡”环节依旧轻松温馨。活动现场,热茶与点心香气四溢,参与者们自由组队,或用生硬的汉语分享刚学会的短句,或用流利的德语交流旅行见闻。从中国春节的团圆习俗、端午的龙舟文化,聊到汉语学习的小技巧、中德生活习惯的差异,轻松的氛围让语言壁垒悄然消散,每一次交流都成为文化互通的小桥梁。


活动的收尾环节,中国特色桌游麻将成了“人气王”。无论是有基础的“老玩家”,还是初次接触的“新手”,都围坐一桌热情参与。工作人员一边演示“碰牌”、“和牌”的基本规则,一边讲解麻将背后蕴含的“中庸”、“协作”等文化理念。短短十几分钟,“新手”们便掌握了玩法,现场不时传来“我学会啦”的欢呼,欢乐的氛围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汉堡孔院工作人员表示,即便秋雨连绵,仍有众多民众专程赴约,这份热情让团队备受鼓舞。未来,汉堡孔院将持续联合各方力量,打造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活动。11月9日的“一张照片里的中国”主题分享已提上日程,将为中德文化交流继续搭桥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