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看尽中国"——这是德国汉学家韩伟木·舒特博士讲座的标题,成功点燃了众多人的好奇心。中国如此幅员辽阔、历史绵长、文化多元,真的能通过一张照片完整呈现吗?这样的照片究竟长什么样?
为探寻答案,11月9日晚众多来宾齐聚汉堡豫园,聆听了这位汉学与中国问题专家舒特博士的精彩讲座。


讲座中,舒特博士展示了他多年前在中国旅行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他回忆道,当时只是随手按下快门,后来才惊觉这张纪念照片中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密码——看似寻常的物件背后,沉淀着深厚的历史脉络。照片上展示了二十多件物品,大致可以分为名人、孩童、陶艺、风水、文房四宝、护身符、宗教和音乐八大类。舒特博士向观众逐一解析画面中的每个元素,阐释其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并巧妙将它们与现代中国串联。例如,他讲述了“石敢当”的故事。“石敢当”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的一种镇宅辟邪之物,通常是一块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碑或石柱,被立在房屋的门口、墙角、巷口、桥梁等冲要之处,用以驱除邪灵、抵挡煞气。中国人至今仍相信其庇护之力,而这对于德国观众来说无疑是非常新鲜有趣的。再如,舒特博士向德国观众介绍了中国的“文房四宝”,并进而详细介绍了照片中出现的一方砚台。这方砚台上雕刻着一幅中国园林图景:园中河水蜿蜒流淌,人们坐在园中对弈中国象棋。舒特博士由此引申,讲解了中国园林的独特之处并介绍了多种中国的棋类游戏。


讲座结束后,宾客们品茗交流,围绕博士提出的终场问题展开思辨:"若要为德国设计同类纪念照,哪些物件能承载德国人的文化身份?"

汉堡孔院非常高兴能邀请到舒特博士带来这场启迪思维的讲座,并诚挚欢迎各位继续关注我们未来的文化活动——例如12月6日即将举办的"筝琴对话"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