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法兰克福孔子学院举办了第二场《健康中国》系列讲座,主题为“中医与身心疾病治疗”,由弗里乔夫·内廷先生(Fritjof Nelting)主讲。作为一名企业家与健康专家,内廷先生将企业发展、个人与家庭健康管理,治疗学以及临床心理神经免疫学领域的广泛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曾在中国学习两年的经历让他深入接触了中医,从而对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有了很深的理解。
讲座中,内廷先生详细阐述了中医在治疗心理疾病中的整体方法及其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医的治疗理念并不局限于对身体症状的处理,更注重心理与身体的平衡。其核心在于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某个单一的病症。
在介绍中医的治疗方法时,内廷先生指出,中医非常擅长治疗心理相关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等。在治疗过程中,中医不会直接给病人下明确的诊断标签,这可以避免给病人带来心理压力,而是通过长期对症下药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与生理压力,实现身体和精神的自我修复。
内廷先生还谈到气功和太极拳在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方面的显著作用。他自己长期练习气功与太极拳,深知这两项中国传统运动在帮助人们调节呼吸、放松身体和增强精神力量方面的效果。现代人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气功和太极拳通过一种健康的方式帮助身体机能恢复平衡。
此外,内廷先生还阐述了健康均衡饮食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性。他提到中国传统饮食的特点是一天三次热食,保持饮食的温热和营养均衡是中医维护健康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提问环节中,观众针对中西医的结合展开了深入讨论。内廷先生解释了西方科学在研究中医时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证明中医疗法的科学性方面。他指出,中医强调“未病先治”的理念,注重通过调理防止疾病发生,而不是等到疾病表现出来时再进行治疗,这一理念对西方人来说较难理解。
讲座结束后,听观众们表示了高度赞赏,尤其是对他关于如何通过中医调节心理压力的讲解表示赞同。在和观众的讨论中内廷先生进一步解释,如果我们仅仅依靠药物抑制症状,而不去处理问题的根源,症状虽然会暂时消失,但问题依然存在。中医的治疗不仅适用于病人,对健康人群也有益,它强调的是预防,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时再治疗。
此次讲座让在场观众对中医的治疗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中医在德国医疗体系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