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孔院举办“健康中国”系列讲座: 中国医疗体系的创新、进步和变革

发布者:龚璇发布时间:2024-11-08浏览次数:10


 111日,法兰克福孔子学院举办“健康中国”系列最后一场讲座,由德国医疗专家沃尔夫冈·罗伊特(Dr. med. Wolfgang Reuter)博士主讲, 题目为: “中国医疗体系的创新、进步与变革”。



罗伊特博士指出,中国医疗保健系统的技术水平现已达到德国标准,这表明中国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创新方面已经赶上了西方标准。他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中国医疗体系中的创新和数字化进程,特别提到中国在医院管理、患者数据电子化、医疗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的改革。例如,杭州的医院近年积极采用数字化手段,借助电子医疗记录系统大大减轻了文书工作的负担,使医生能够有更多时间直接与患者交流,提高患者满意度。然而,如何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关注医患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电子化管理也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罗伊特博士提到,借助大数据健康管理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系统(DRG),中国的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需求,提高诊疗效率,而这种以数据为支撑的健康管理在德国则应用较少,这一差异反映了两国医疗体系的不同侧重点。中国的医疗系统关注如何运用数据来优化资源分配,而德国更重视医疗服务中的人性化体验,两国在数据应用和信息透明化方面有很大的互补空间。



年长患者如何适应医疗系统的快速电子化发展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与德国一样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适应电子化成为老年人的一大挑战。两国都需平衡数字化带来的成本与效率,在确保医疗服务便捷的同时还要避免出现“数字鸿沟”。


此外,讲座还特别提到了传统中医在中国医疗体系中的作用。罗伊特博士引用了济南中医研究院的针灸疗效研究,展示了中医在辅助其他治疗方式方面的效果,并强调了中德两国在传统医药与现代医疗结合上的合作潜力。中医不仅在中国备受欢迎,也被越来越多德国患者认可。



罗伊特博士最后总结道,虽然中国和德国的医疗体系结构和文化各异,但相互学习、求实创新为两国在健康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新的可能。讲座结束后,线下线上的观众踊跃提出了各种问题,罗伊特博士也一一做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听众意犹未尽。


通过此次系列讲座,德国观众不仅对中国医疗系统有了初步印象,大家还在报告后深入讨论了如关于如何将技术与人性化医疗相结合等问题。法兰克福孔子学院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为促进中德健康领域的交流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