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法兰克福大学孔子学院每月一次的在线读书会如期举行,本期内容为残雪的《新世纪爱情故事》。
中国当代作家残雪是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在国际文学界被称为“中国的卡夫卡”,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以象征主义为特点,用直觉写作,被翻译为多种文字,享有较高国际声誉。这位“试验型女作家”风格特别,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梦呓一般的叙述方式,故事常常支离破碎没有任何逻辑性。正是这种风格造就了她的独一无二,但同时也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在国内被称为“读不懂”的作家。
《新世纪爱情故事》是残雪的典型作品之一,描写了底层人民充满怪诞的生活体验,兼具东方的美感和西方的精神特质。这部作品自然也引起了不少德国读者的兴趣,读书会的参与者们先在线下各自阅读完这部作品,再相聚在Zoom平台,就读后感进行讨论。
讨论主要围绕几个要点:
1.小说的构建结构。
2.作品中描述了怎么样的一个社会?这个社会的自由度有多高?为什么主人公韦伯要搬家?
3.对三个主人公:翠兰、韦伯和尤先生的性格分析。
4.新世纪的爱情究竟该如何定义?嫉妒、孤独和金钱究竟在爱情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5.对于主人公家乡地域的描写对整部作品有何意义?
会上讨论气氛热烈,参与者们对这部作品各抒己见,不少人觉得其内容和风格太生涩难懂,跟普通文学作品相比,这部作品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清晰故事线,作者自由无序的写作方式并不能让所有读者轻松阅读。也有参与者对残雪笔下的乌托邦式的爱情描绘赞不绝口,认为她对不同场景,乡村、城市、监狱背后的魔幻世界的书写一气呵成、惟妙惟肖。此外,他们欣赏故事中的角色们对理想和爱情坚定不移的追求,这种坚持正体现了自由的极致。
当然这些开放式问题不需要有标准答案,读书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自由发表意见,倾听他人的看法并进行讨论,让思想交流碰撞。在一个半小时的讨论时间中,没有一刻冷场,讨论结束后大家还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期待下一次相聚。法兰克福孔子学院用读书会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德国人真正接触和了解到了中国文化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