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17日,复旦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为2017年秋季入学的孔子学院奖学金新生组织了一场徽州文化研学考察,同时还邀请了在校新汉学博士生参加此次研学活动。这是复旦孔子学院办公室继去年开始,不论专业,只为一份共通的“中华文化”爱好之心,将在校新汉学计划博士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以及语言生聚集在一起,再一次为他们提供走进真实的中国,聆听“中国好故事”的文化研学活动。
14日-15日,近60名孔子学院奖学金同学们在复旦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导游的带领下分成两批穿过繁华的上海,经过近7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后抵达安徽省黄山市。次日早晨,首批抵达黄山市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冒着绵绵细雨走进黄山市程大位小学。
绝大部分的同学们在走进程大位小学之前对中国的珠算文化知之甚少,在现场观看完小朋友们临场表演的各种珠心算之后,所有同学们无不震惊于几位小朋友们有如神助的演算速度和难以置信的计算成功率。程大位小学的珠算教师汪老师是这样向大家介绍“珠心算”这项自明朝发扬光大至今的中国非遗文化的:“珠心算在当代中国的教育下,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的专注力、逻辑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并不是珠心算教育的主要目标。”
图一:现场观摩小同学们表演珠心算
随后,在程大位小学校领导的安排下,复旦大学的孔奖生们走进课堂,近距离的体验了一场低年级小朋友的“基础珠算”课程。
图二:近距离观摩程大位小学的基础珠算课堂
在结束对黄山市程大位小学的参访后,有不少同学仍然沉浸在这项被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非遗文化中,很多同学禁不住问老师:“他们暑假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暑期班吗?”
次日清晨,两批同学在酒店大堂汇合,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黄山登顶。天公“作美”,那刻山下的绵绵细雨成就了彼时山上的漫天飞雪,同学们遇见了极其难得的黄山雪景。山上一路飞雪,气温骤降,办公室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雨披和防滑钉鞋,带领着同学们“爬雪山”,赏雪景。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一路互相照顾,在满是玉树琼枝,银装素裹的黄山上不住连连惊叹,连连驻足,“疲惫”好似随着一步步的前行早就留在了身后。
图三:雪中登黄山
黄山归来次日,同学们走进宏村古村落,踏上青石板,穿过白墙黑瓦,倾听这里一梁一柱、一纹一饰讲述着徽州古往今来的故事。
图四:宏村探寻徽文化一
图五:宏村探寻徽文化二
徽州人自古崇文化,尊礼数的传统流传至今。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寒窗”的由来,认识了“徽”、“歙”、“黟”这三个有着徽州特色的文字。
图六:复旦孔奖生在宏村的一堂课
是日下午,同学们走进“徽字号”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徽州木刻技艺。
图七:同学们体验徽州木刻技艺
图八:同学展示他的戒尺木刻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同学们通过此次研学考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真实的中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民心相通,考察虽然辛苦,但是很值得。
图九:徽字号博物馆研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