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News

  • 金秋九月,由汉堡孔子学院组织的“学习汉语 体验中国”之旅在四川、重庆、贵州三地徐徐展开。本次旅行是一次对中国西南地区独特地理与人文的深度体验,参团的外国游客经历了一场舒适与探索并存的难忘旅程。行:天堑变通途,感受基建奇迹 本次旅行的“行”是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旅程以从汉堡经北京飞成都为始,以贵阳再经北京返汉堡为终。其间,动车是城市间穿梭的主力,连接成都、重庆、贵州,快速平稳。而真正展现西南地形之奇与建设之难的,是境内的汽车行程。从成都前往九寨沟,长达八小时的盘山公路之旅,蜿蜒于岷山河谷之间,虽路途曲折,但窗外是连绵的高山与藏寨,每一步都是风景。进入重庆,这座“山城”的立体交通令人叹为观止,车辆在楼宇间、山脊上穿行,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城市体验。转至贵州,高速公路则是另一番景象:山谷间耸立着百米高的高架桥,桥的尽头便是悠长的穿山隧道,这种“桥隧相连”的奇观,让穿越崇山峻岭变得如履平地。游客在舒适中亲身感受中国西南地区交通建设的伟大成就。食:无辣也欢,品味地域精华 对于不善辣味和有饮食禁忌的游客,本次行程的“食”可谓关怀备至。餐饮在保留地域特色的同时,巧妙平衡,确保所有人都能尽兴。
  • 9月22日,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携手法国洛林孔子学院,共同走进卢森堡Lycée Vauban中学,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交流活动。活动中,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武术队的队员们以精湛的武艺,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享受。活动伊始,一系列个人表演轮番上演,队员们身姿矫健,动作行云流水,令人目不暇接。双鞭技法展示了鞭影重重的刚猛与柔美。剑术表演,剑势如虹,轻快敏捷。太极拳表演,则以柔克刚,动作舒缓流畅,刚柔相济,尽显东方智慧。八卦掌表演步走龙蛇,掌势刚柔相济,尽显阴阳转换之妙。华拳表演气宇轩昂,招式舒展大方,兼具攻防实用性与艺术观赏性。太极剑表演剑势圆转流畅,尽显传统武术的深厚底蕴与优雅灵动的艺术气息。表演结束后,武术队队员们还为学生们带来了简单的太极拳教学。他们耐心细致地教授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亲自示范,纠正动作,引导学生们感受太极拳的魅力。Lycée Vauban中学的学生们积极模仿学习,现场互动热烈,气氛融洽。最后,武汉理工大学武术队以一场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集体表演《中华武魂》华丽收尾,将武术之魂与中华之魂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此次中华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 2025年新西兰中文周期间,在奥克兰孔子学院的支持与协调下,多所合作中小学成功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孔院在前期岗中培训中即跟所有志愿者老师强调,中文周是开展文化实践与教学融合的重要契机,并特别邀请留任志愿者教师分享往年在校组织文化周活动的成功经验,为本次各校顺利开展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期间,奥克兰孔子学院经理Kerryn Levy(李凯玲)与项目官员王晓璐走访了多所中小学,深入课堂与活动现场,与师生亲切互动交流,全面了解各校中文教学及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在Cambridge小学,中国文化日活动精彩纷呈。志愿者教师刘淑君不仅协调多位中文教师带来葫芦丝(MLA张苏杭)和空竹表演(MLA唐代林),还特邀本地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糖人制作,让学生们在视听与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Morrinsville初中和St Joseph’s小学的中文教师薛明明则带领全校学生动手包饺子,通过美食制作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此外,她还设计了多种沉浸式文化工作坊,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互动。远在北地Whangarei的助教老师王丽英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文化周开幕演出。她指导学生排
  • 2025年8月20日至9月10日,奥克兰孔子学院在奥克兰大学共举办四场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了包括奥克兰大学员工在内的众多中国文化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在首场麻将活动收到热烈反响后,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艾草锤制作”。活动不仅让参与者亲手完成了传统手工艺品,还在互动中感受到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生活智慧。奥克兰孔子学院谭礼亚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艾草这一草本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带领大家认识了“艾草锤”的制作方法与用途,让大家理解这件小物件背后的健康理念。参与者们积极投入到动手环节:装填艾草、固定布袋、绑扎线绳。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本香气,大家神情专注,现场氛围轻松而热烈。一个个亲手完成的艾草锤,不仅是一件作品,更承载着大家对中华文化的切身体验。老师还特别介绍了中国传统养生中的“拍八虚”方法。大家全体起立,在讲解和示范中一同练习,让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系列活动的第三场——“漆扇体验”。主持人带领大家了解漆扇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漆扇不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使用,还承载着礼仪和艺术的双重意义。在讲解过程中,大家认识到漆源自漆树的树液,具有独特的黏性和
  • 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于 9月8日至11日在贝尔瓦尔校区成功举办了为期四天的“中国文化工作坊”。活动旨在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让卢森堡大学的学生和当地居民在轻松、互动的氛围中深入体验中国传统艺术与习俗。活动每天一个独特的文化主题,从工艺艺术、武术、书法到太极,带领参与者走进中国文化的多样世界。9月8日(周一):漆扇首日活动以漆扇为主题,参与者了解了漆扇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随后,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亲手尝试制作,完成了一把独特的漆扇,感受中国工艺的匠心之美。9月9日(周二):武术第二天的主题是武术。特别邀请了曾参加孔院新春活动的星武术学校校长 Aurélien Meyer 授课。他带领参与者了解武术的起源与基本动作,指导大家练习拳术与身法。在互动中,大家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感受到了武术所蕴含的文化精神。9月10日(周三):书法第三天活动聚焦于中国书法。孙老师首先讲解了两部经典碑帖——《峄山碑》和《三坟记》,带领学生们理解其中的艺术特色与笔法精神。随后,她与学生们进行简短的交流和对话,并指导他们执笔练习。参与者在毛笔书写中体会到书法的力量与宁静,最后每人完成了一
  • 2025年9月8日,正值爱丁堡大学迎新周之际,苏格兰孔子学院参加了由爱丁堡大学学生会主办的迎新活动,开展中文体验活动。本次中文体验活动设置了三个环节:基础中文教学、抽签识字游戏、明信片写汉字。在基础中文教学环节,老师们带领学生朗读中文日常用语并耐心为学生纠正发音。学生基本掌握了“你好” “很高兴认识你” “谢谢” “再见” “我叫……”等基础表达,初步了解了汉语拼音、声调等知识。在这个环节中,抑扬顿挫的中文发音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中文体验活动。在抽签识字游戏环节,老师们准备了写有“财”“福”“乐”“喜”“康”“逢考必过”等字样的木签。学生抽出木签后,跟随老师朗读并了解每个汉字的意义。这个游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了抽签这一民间习俗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增长了汉语知识。最后,老师们示范了每个汉字的笔顺,学生们跟随老师将自己所抽取的祝福语写在明信片上,并辅以中国元素的装饰。虽然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写汉字,但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明信片上描绘出了自己对这些祝福语的理解。此次中文体验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不仅是一次语

复旦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Confucius Institutes Co-establisbed by Fudan University